从远处看,整齐划一的院落,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安装了光伏发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可遍布全国各地,城市和乡村。 分布式光伏市场的盈利模式,又将以何种路线完成光伏全民化的行业愿景?
农村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可行性
1、房屋面积不大,产权清晰
乡村居民讲究实用,屋顶基本为平面或斜面,很平整,障碍物少;新房占地面积一般在80-200㎡之间,屋顶可利用面积在30-150㎡之间,安装个5KW-10KW很轻松。
乡村自建房宅基地和房屋产权都是自己的,房屋存在年限也很清晰,基本没有共用产权问题,不存在局限性,自己想怎么安装就怎么安装。
2、点状分布,无遮无挡
乡村房子没有城市建筑的规划性强,比较分散,建电站基本不会影响到他人,阻力小。
乡村建筑相似度高,不像城市建筑为追求美感而高低不平,一个村落的新房基本就是那几个建筑师傅建造的,房子结构、外观、建筑格式、高度基本相似,相互遮挡的可能性较小。
3、容量不大,并网容易,补贴不拖欠
乡村光伏电站基本在5KW-10KW,容量不大,基本可以将220V低压就近并网在自己家的外墙上,电网工人站在凳子上,30分钟就可以搞定并网事宜。
乡村分布式光伏,手续简单,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补贴是0.42元,全额上网的补贴最高达0.85元,国家电网都在按时支付。
4、投资不大,农民不差钱
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号召农民搞光伏,最大的阻力是农民没钱。这话听起来似乎很正确,相对城市居民来说,大部分的农村人口不是很富裕。但事实上,这话错的很厉害,人们都知道城里人也有贫困的,同样农民也有富裕的。
中国农民基数大,按当前中国城镇化率50%算,有6.5-7亿农民,农村富裕人口比例按30%算,数量大概在1.9-2.1亿人,约0.4-0.6亿个家庭,比一个德国大多了。很明显这1.9-2.1亿人肯定是有住房、不差钱的,现在中东部农村到处在建新房和各地农商行农村居民存款节节攀升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乡村分布式光伏市场,缺的绝对不是钱。
城市做分布式光伏为何突破不了
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从业者等分析了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说政策力度太小,有的说融资困难,有的说产能过剩,有的说屋顶资源协调困难,有的光伏电价不具优势,有的说发展模式没找到等。
不可否认,上述论点都很有道理,但约束分布式光伏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资本,不是人才,不是技术,而是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对立市场。中国的分布式发展模式,早期基本照搬西方,以城市为发展方向,结果就是忽视了中国国情。
农村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议
1、尊重农村市场
如何在农村宣传光伏,让农民群体相信光伏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给他们带来效益,从而让他们愿意安装光伏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农村千差万别,光伏企业必须深耕农村,尊重农民,了解农村市场对分布式光伏的真正需求,而不是我们认为这个东西好,强加给农民。意见领袖,让他们受益,通过他们口口传说,带动其他村民投入建设光伏电站。
2、技术或技术标准符合农村需求
农村屋顶不是平顶的就是斜面的,基本容量就按5KW或10KW设计;平屋面最佳倾角、斜面朝南平铺;产品类型不要超过3种,电气和支架配置优化简单;农村市场越简单越好,农民现在还不太喜欢个性化的定制需求。
3、光伏与农村养老相结合
中国农村的养老是世界性难题,就算以后国家对全部农民纳入社保范围,农民所拿的社保金相对于农民的社保需求也绝对是杯水车薪。而光伏电站25年的收入,17年以上的发电纯收入可大大缓解农民的养老难题。
光伏发电能赚钱,安装简单,拥有各类的政策保证,就这样,光伏村和光伏小镇就像风潮一样,在全国相继出现。未来我们的家园,会因光伏发电变得更加美好。
https://mp.weixin.qq.com/s/_Hy7YYq5gwSz_GB1nbgqbQ
微信公众号:村小爱
评论列表